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进一步加强辅导员专业化建设,充分发挥优秀主题班会的示范引领作用,现将2025年春季学期辅导员“主题班会课说课”活动中优秀案例进行推送。本次活动旨在搭建交流展示平台,深入挖掘在思想价值引领、优良学风培育、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具有创新性、示范性的优秀班会案例,全面展现我校辅导员队伍扎实的专业素养和育人成效。
伍基梁,中共党员,艺术设计学院辅导员。工作2年以来,先后获得江西省第八届微团课大赛省“三等奖”、南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项目大赛“一等奖”、南昌县党知识理论宣讲鸣理昌南“三等奖”、江西服装学院第八届“微团课”大赛教师组二等奖、第七届“微党课”大赛教师组二等奖、2023年优秀指导老师、2024年党知识竞赛三等奖、2025年“诵读红色家书 讲述英烈故事”二等奖、优秀共产党员、辅导员说课比赛二等奖等荣誉。本次班会融合教育理论,通过数据驱动精准设计三维目标,采用动漫、案例等多元形式破解资助政策认知难题,构建“受助-自强-反哺”的育人闭环。

资助政策全知晓,求学之路无烦恼
一、班会背景
从三个方面理清需求痛点,构建育人逻辑:第一是分析学校现有的资助政策。此次班会内容主要讲2024年7月学工处最新颁发的《学生资助手册》。我们学校依托国家资助政策,构建了独具特色的资助育人体系。第二分析我校资助现状,根据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报告显示,2024年全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约25%,而2024年我院资助覆盖率达40.8%,远超全国平均水平。这一数据的对比,揭示了我校学生群体对资助政策的高需求性。第三通过问卷调查发现,59.2%的学生对资助政策“仅了解一点”,仅2.6%表示“非常熟悉”。具体表现为:政策认知碎片化、申请流程模糊化、资助育人功能认知单一化。因此需要通过系统性班会破解这些问题,并实施精准资助育人工程。
二、目标设计
设计目标简单分成三个不同的维度。第一知识维度,主要让学生掌握国家奖学金等资助项目的申请条件、流程及材料等,构建“政策认知框架”;第二能力维度,通过案例分析与分组研讨等方式,培养学生从“被动受助”到“主动申领”的能力跃升。第三价值维度主要借助榜样引领,传递“受助-感恩-回馈”的价值理念,将资助政策转化为学生成长的“心理赋能器”。通过三维靶向定位,凸显育人深度。重点难点,重点通过梳理资助政策体系框架,让学生掌握各项资助类别,完成资助申请。难点是如何能增强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。
三、教学策略
针对班会难点提出理论驱动方法,创新四种形式载体策略,第一认知建构策略:采用David Kolb体验学习理论,以“视频导入- 案例解析- 小组讲授”的梯度设计,提升信息接受效率。第二群体动力策略:运用社会认同理论,邀请优秀受助学长学姐开展“学长学姐话资助环节”,通过同类群体的价值内化增强政策认同。第三情境创设策略:借助动漫视频、情景模拟等具象化手段,将抽象政策转化为可感知的“资助申请场景”。 第三教学思路构建为“一纵三横”,一纵是以班会流程为主线,通过《感恩资助 砥砺前行》视频导入主题,通过政策解析、动漫宣传等四个环节展开,最后以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理论总结收尾,让学生了解资助政策知识。三横是以班会层次来分,通过情景线、活动线和育人线逐级深化育人成效。
四、班会过程
分为三阶段,第一准备阶段: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准备:第一资料锚定:梳理《江西服装学院资助政策手册》核心内容和相关案例、视频等;第二榜样赋能:邀请获得润华奖学金、国家奖学金的学长学姐在班会上开展朋辈引领;第三场景营造:在艺术楼教室布置“资助政策时间轴”海报、展架等营造浓厚氛围。整合三维资源。
第二实施阶段:第一开场导入(10 分钟)以《满载希望的方舟》动画视频切入,抛出“如何用资助政策破解学业困境”的核心问题,形成认知冲突。引导学生思考问题,并且在视频里埋下伏笔,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。当学生回答了主人公通过申请资助摆脱学业困境时,继续问,同学们你们了解资助吗,了解哪些呢?进而开展第二环节政策解读。
第二政策解构分为三个层级,第一层级:通过归纳梳理55页《学生资助手册》文件关键点内容,构建“政策思维导图”讲解国家资助体系,结合“国家奖学金申请办理”案例解析流程;第二层级:播放自制动漫视频,拆解“国家助学贷款“勤工助学”等特色项目;这里是依据David Kolb提出的体验学习理论:人类接受信息的有效途径从低到高依次为:听讲——文字——图片——动态图——视频——实践——教授他人。所以采用创新的动漫视频讲解提高学生探索欲。第三层级:专门讲解我们学校的资助项目,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关心关爱,强化他们爱校荣校的情结。讲完国家学校的文件政策下面以实例进行印证,所以接下来设计的是第三个榜样引领环节。以学长学姐的话为资源,讲述从申请资助到参与学科竞赛、志愿服务的蜕变故事,构建“政策 - 成长”的意义联结。此环节以社会认同理论为支撑:个体倾向于认同和内化所在群体的价值观,同类信息更容易被接受,以此提高班会的效果。第四是互动升华。互动升华环节,使用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:学习者通过亲身参与将新信息与已有经验结合,形成深度理解,修正认知。具体做法是将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,模拟“资助评审会”,角色扮演,最后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,围绕“资助金使用规划”这个话题进行发言。以此强化流程认知。
总结阶段:此环节的设计是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理论设计的,理论提到记忆的遗忘速度呈现先快后慢的规律,但是通过回顾信息可将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,因此为加强学生资助知识固化,通过设置两个问题,回顾总结班会主要内容,回归班会主题,实现闭环育人
五、育人总结与反思
本次班会通过“政策解读 - 能力建构 - 价值引领”三阶段设计,实现了从“信息传递”到“成长赋能”的升级。但个别学生仍存在“政策敏感度不足”问题,需进一步优化班会内容和形式,进一步提升精准育人实效。















此次优秀案例推送既是对辅导员育人成效的集中检阅,更是推动思政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。希望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,将优秀经验转化为常态化育人实践,着力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精品班会课,全面提升我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,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保障。